Search

  • Share this:

https://labor-elearning.mol.gov.tw/co_report_detail.php?rid=115

拋棄式防塵口罩滅菌再使用之可行性探討
(于台珊、陳春萬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2006)

92年SARS疫情高原期,由於拋棄式防塵口罩的供應量不足,有人提出將配戴過的口罩滅菌處理再重複使用的建議,雖然有違「拋棄式」防塵口罩的使用理念,但在疫情緊急復資源有限之際,不失為一可能的應變手段。本研究就各種有效滅菌條件對濾材捕集效率之影響,探討拋棄式防塵口罩滅菌後再使用之可能性,以作為未來類似疫情期物資不足時之參考。本研究將市售六款口罩(兩款P2、四款N95等級)負載上用以模擬病毒的大腸桿菌,經測試乾熱(烘箱)、濕熱(蒸鍋)、高溫高壓滅菌、紫外光及酒精五種滅菌方式的有效滅菌條件後,再觀察口罩經有效滅菌條件處理前後的捕集效率變化。五種滅菌方法所設定的有效滅菌的條件分別為:乾熱法以70℃的烘箱作用30分鐘;濕熱法以蒸鍋(96℃)作用15分鐘;高溫高壓滅菌方法以溫度121℃、壓力1 kg/cm2的條件作用15分鐘;紫外線法以波長254nm、強度303 ?W/cm2的條件作用30秒;75%的酒精溶液以噴灑的方式完全接觸口罩。口罩經上述五種條件滅菌後,75%酒精會使4款口罩(4/6)捕集效率降至95%以下;濕熱處理及高溫高壓滅菌會造成一款口罩效率降至95%以下(1/6),且高溫高壓滅菌會使五款口罩嚴重變形;而乾熱與紫外線兩滅菌方法對6款口罩的捕集效率影響較小,都維持在95%以上。本研究所選用的五種滅菌方式在一定的條件下均能完全殺死口罩上的大腸桿菌,但在一般時期並不建議重複使用N95口罩,只有在疫情緊急且防疫物資極度缺乏,必須重複使用口罩時,建議以乾熱及紫外線兩種滅菌方式來進行口罩滅菌,以避免口罩過濾效果受影響,致使配戴者增加感染風險。


Tags:

About author
1.陳進男 國立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農藝學研究所生物統計學組 2009 碩士 中文 <臺灣現行藥品統計法規之探討研究> 2.王思涵;江建國;江柏瑞;李宇中;許聖倫;陳紀樺;陳進男;褚侯森;張瑋真;曾瓊畿;鄭鈺琳;蔡菁芳.空間的故事:參與式空間劇本寫作-以921地震災后國姓老街家屋重建為例.<城市與設計學報>.11&12期(2000/03),p295-312.
我是阿男藥師,分享一些職涯心得及醫藥相關知識,策勉自己不斷求進步,也希望這些資訊對大家有幫助。~阿男 I am a pharmacist(약사) to share my learning reviews and knowledge with you.
View all posts